为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利州中专于2025年4月2日组织师生代表赴广元市烈士陵园开展“缅怀革命先烈,传承红色基因”清明祭扫活动。学校党委班子、教师党员代表及学生代表共101人参与,通过庄严的仪式与沉浸式实践,在清明追思中凝聚奋进力量。
青山埋忠骨 鲜花寄哀思
上午9时,烈士陵园松柏苍翠,气氛肃穆。全体师生列队肃立于纪念碑前,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。全场垂首默哀一分钟,青山静默,唯有春风轻拂过胸前的党徽、团徽,折射出信仰的光芒。国旗方队托举花圈缓步上前,校领导仔细整理缎带,朵朵白菊凝聚着对英烈的无限敬仰。学生代表深情献词,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先烈的追思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。
誓言铮铮 初心如炬
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……”学生代表铿锵献词后,团员们高举右拳,在团旗下重温入团誓词,清澈的誓言在陵园回荡。党员代表紧随其后,面向党旗庄严宣誓,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的承诺,与纪念碑上镌刻的英烈精神遥相呼应。
思政铸魂 ?锻造本领
学校党委书记赵刚带来了一堂纪念碑下的思政课《在清明追思中传承红色血脉》,号召全体师生从革命先烈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,通过“仰望、对照、践行”三个维度,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。
在回顾广元红色历史时,赵刚指出这片土地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。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时,当地群众踊跃支前,19岁女红军石磨玉壮烈牺牲,这些都印证了信仰的纯粹性。他强调,新时代党员要传承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的精神特质,让信仰纯度在灵魂深处永驻。
针对青年价值困惑,赵刚以革命先烈为镜展开对照。年仅 28 岁的李鸣珂建立川北首个党支部,其遗书“切莫为我空悲痛,愿对准我们的敌人猛攻”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。他呼吁青年学子将先烈精神转化为克服困难的动力,在学习服务中培养坚韧品格,用奋斗观、幸福观抵御“躺平”、“佛系”等消极心态。
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,而是创造性的转化。他希望全体学生将三线建设时期的忠诚品格转化为青春誓言,把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奋斗精神锻造成硬核本领。要求大家在实训中锤炼技能勋章,在专业学习中培育“德技兼修”品质,在职业发展中跑出“身心并健”的加速度。
“纪念碑上的名字或许会模糊,但信仰的基因永远鲜活。”赵刚最后强调,要将清明追思转化为建设现代化广元的实际行动,让红色江山在代代相传中永续发展。
线上线下 ?接续传承
仪式结束后,师生手持自制白菊绕行纪念碑,将一朵朵洁白的花束轻放于碑前。红领巾讲解员带领参观纪念馆,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遗物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。与此同时,全校学生通过“四川英烈网”开展线上追思活动,近千条“云献花”“微留言”汇聚成数字时代的缅怀长河,有学生写道:“你们用生命照亮的路,我们正带着光继续走。”
此次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通过仪式教育、情景浸润、实践体悟,让师生在缅怀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。正如学生代表在献词中所言:“纪念碑不仅是历史的丰碑,更是青春的坐标。我们将以奋斗为笔,在新时代答卷上写下无愧于先烈的篇章!”